自我實現

去年探訪一個同事,他是一名心臟外科醫生,我印象裡的他,是一個滿有抱負、克盡職守、平易近人的人。去年他換了家醫院執業,在現代人的價值觀中,這份新工作看來很好,因為錢多、事少、離家近,但他卻認為如此不學無術的生活不是他所要…所以他想再換一份工作。

我問他,為何想要再換?
他說,就像你放下工作,參加教會訓練,也是一種的尋求自我實現,我也盼望能自我實現…

喔~自我實現,這是他對我的轉換所下的評語,也是他對自己未來的期望。

自我實現是人本心理學大師馬斯洛(A.H.Maslow)所提出人類需求階層理論中,最高層次的需求。當人的生理、安全、社會、尊重需求滿足後,自我實現的需求方能產生。人無不希望達到自我實現。

我在尋求另類的自我實現嗎?…嗯…其實我不這麼認為,我不覺得Maslow所說的前四項需求我完全得滿足,那…我在幹什麼呢?

聖經說『神…將永遠(就是對永遠之事的渴望)安置在世人心裏』。因此,短暫的事物不能滿足人;惟有永遠的神,能滿足人心深處渴望的感覺。因為神在第六日造了人,到第七日,神就安息了。所以,就人而言,人被造後的第一天,是被擺在神的安息中,之後才有許多的活動。

因著我從神得到滿足而先有了安息,所以我不再優先尋求自我的滿足。保羅說:『我們原不是顧念所見的,乃是顧念所不見的,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,所不見的纔是永遠的。』


我的轉換並非為著我的自我實現,而是因為我看見神有一個計畫,而這計畫需要人的配合,我願為此轉換。就像聖經上說『基督替眾人死,是叫那些活著的人,不再向自己活,乃向那替他們死而復活者活。』。雖然我還很不夠,但我盼望這能成為我天天的經歷。

2009國際華語特會-美國、泰國、台灣全時間訓練學員展覽

本篇發表於 福音單張習作 並標籤為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